行业资讯

将想法与焦点和您一起共享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详情

小米手机来势凶猛,势不可挡?

来源:助梦网络 时间:2012-02-21
助梦网站制作公司:小米手机来势凶猛,势不可挡?如果小米手机不是雷军创立的,小米会是什么样?

“最大的可能性是创业者刚刚开始描述做手机的宏大理想,就被投资人当疯子一样赶出大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位投资人如此说。

去掉如果,小米手机已经成为了2011年的一大现象。“你能相信吗?”在一个小时的采访里,雷军整整重复了六次。

雷军说他今年干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推出了小米手机。

第二件事是回金山。7月份,他担任了金山软件的董事长。

第三件事是融资,从今年3月份开始募集顺为基金,一共募集了2.25亿美金。

2011年,雷军42岁,在中国互联网圈子里他是一个“活化石”式的老兵。而小米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独立创业。

【TechWeb报道】做小米,对于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说是心理障碍,怕输,输了就会觉得没面子。

我在中关村做了这么多年,也做了很长时间的投资,我看到过太多的失败,创业是一件90%都会死的事情。而从概率上来说,二次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高。

我看过很多第一次创业成功,但是再次创业却输得很惨的人。这些创业者有很多优势,但是他们劣势同样明显,比如轻敌。他们会觉得我既有经验又有钱。创业,其实不是这样的。

这样的例子看多了,我也一直在告诫自己要规避这样的问题,但是有些东西你是没办法回避的,比如心理障碍。直到我们的产品,小米手机正式发布我才算过去,至少我知道完全输掉的概率已经不大了。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小米和雷军高调的不得了。其实一直到7月份,产品正式出来之前我们一直是高度保密的,大众其实并不一定知道有一个公司叫小米或者知道他要做什么。

为什么那么保密呢?保密是减轻内心的负担,我不喜欢在聚光灯下做事,频繁的接受采访,所有的事情都透露,这会给创业者带来很大的思想包袱。

现在,我有胆说小米不输,或者说输的风险已经比较小,很多人还是不信,说雷军吹牛。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大家不一定完全理解小米的这个局,小米要做的事其实挺复杂。第二,大家会习惯用所在行业的经验来评判,但小米其实是一个很独特的物种。

我有个好朋友,一两年没见了,听说我要做手机,大老远从外地跑过来劝我别趟这股浑水。

我就一遍遍给我的这些朋友解释我做得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手机,怎么讲?

我说的这个手机是五年前由乔布斯发明的,真正的智能手机,准确一点是4年半前,2007年7月份才上市的。以前那些都不能叫手机,只能叫功能机。

我记得苹果手机上市的时候乔布斯说五年之内不会有人能做得超过IPHONE。这是五年前他讲的,我觉得直到今天为止全球真正搞明白这句话的公司太少了,谁搞明白了?最早明白的是HTC,后来是三星,其他我真不敢肯定。

新手机的核心是什么?手机就是PC,就是一台电脑,能打电话的小电脑,这就是今天的手机,原来它是通讯工具现在他是电脑,这跟以前的手机概念完全不同,所以我说手机的竞争其实现在才刚刚开始。

既然新手机就是能打电话的小电脑,好,一谈到电脑行业竞争就回到30年前怎么打了,我记得三年前第一代安卓手机的主频大概是600MHz,三年过后现在是双核1.5GHz,已经相差近五倍,所以我说在手机行业同样遵循“摩尔定律”。

参考30年IT竞争的历史,手机比拼的会是什么呢?我觉得会是三个点,第一个是以客户为中心;第二个是高性能;第三个是高性价比。我们也在反复思考这三者的关系,客户体验这事其实说不清楚,只有用过的人才能说好,所以小米的做宣传的时候会不断强调高性能,高性价比。

现阶段的小米,我的期望就是一年发一款新手机,这么做其实需要足够强的自信,因为整个手机行业变化非常快。我们所有硬件同志其实每天都挺提心吊胆的,我因为不懂所以很乐观。

小米凶猛,你不觉得吗

做手机真的很烧钱。

开一个模的成本大概是200万元,大概能生产一百万部手机,目前我们已经开了近十个模。但是大家还是觉得小米的产怎么老是跟不上,有人说我们在搞“饥饿营销”。其实真没那么复杂,为什么产能不足?第一个原因是量产爬坡,因为你是第一次做,存在太多的不可知,采购的料很难购齐,总会这差点,那补点,量产会受到影响;第二个原因就是前十万台。生产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我刚生产第一个十万台的时候有一个同行给我发一个短信说,坚持住,过了十万台,就会一马平川。但是坚持的这个过程真的备受煎熬。

目前高端智能手机的良品率最低要到98%,但是就这两个点你知道要多少钱吗?一台机器要增加40元成本。

我也是开始做小米才开始了解这些。但其实这个真的不需要我非常懂,我知道的都是概念,周博士他们都是跟硬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专家,但是他们得给我解释为什么,第一是产能,第二是销售预测。我们现在要订三个月以后的货,谁能告诉我明年4月份小米手机卖多少吗,有段时间我天天琢磨这事,很痛苦。

整个市场变化得非常快,今天你畅销可能明天就不畅销了,谁知道呢?我昨天在联通跟他们谈订货,他们说现在市场变化这么快谁能预测三个月以后的销量,很难。这里面其实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你不可能自己瞎猜一个销量。定了这个销量你就得掏钱去采购的,你说订100万台的材料,你有100万的钱吗?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到了明年4月市场出了一款性价比更好的产品,你卖不动了怎么办?别说多了,40万台的库存就能把你公司搞没了。

市场上有不少小米手机成本的传言,有说900的,有说1200的,这肯定都是谣传。大家其实可以想一想,小米是第一次做手机,人家的原材料采购价可能是我一半的价钱,做得肯定能比我便宜,如果我真能把成本做得这么低,那我的市场压力得多大,它们应该早做了,为什么不做?不可能的。
小米在发布之后不断有厂商宣布要推出性能更好,价格更便宜的手机,但是等到今天我们来看,小米依然是2000元钱以内最快的手机。我们开玩笑说:最快的手机里我们是最便宜的,最便宜的手机里我们是最强大的。

抛开这个,我再举个例子。别的不说,光专利费和增值税我们的成本就接近400元,怎么可能只有900的成本。不要小瞧 从1G到双核1.5G,其实每往前走一步,对于先行者来说技术难度都很高,要是那么容易全球都做了,肯定轮不到我们来做全球首款。

回头来看,其实在产品发布之前我们安心做产品的时候日子真的过的挺快乐的,但是自从产品曝光之后我们就天天挨骂。有人说因为是雷军做的,所以大家会拿着放大镜来看。

“掉漆门”让我很纠结

直到今天,我也没有想到一台工程机的掉漆会演化成一场小米的危机。

这事其实很容易解释,工程机本来就是用来测试的,我们从P0到P3要做4代,每代我们都会邀请足够多的人使用我们的机器,借以了解这些产品的质量怎么样,是否存在缺陷和不足。

但是最后几乎每一个买小米手机、卖小米手机的人都在说这事,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最初,我确实觉得这是很小的事,因为只是一台工程机掉漆,所以也没想到做大量的回应。但是等到后来发现事态严重开始做大量回应的时候发现根本就解释不清楚了。包括我们真的模具重做、工艺修改,为了确保不掉漆我们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个功夫超出大家想象。

这个过程我们确实有点过激反应,为什么要这样反应?不这样不足以取信于网民。但是我也希望大家能理解。今天的手机行业里2%的返修率,就算已经很厉害了,2%的返修率是多少?销售10万台就是2000台要返修,他们中有200人在微博上说就会让你崩溃掉。

在这个时代,要坚持这么做很难,甚至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是我觉得你只要坚持做下去,其他所有的一切都会接踵而至的。就像乔布斯,用了四年半的时间,只做了3款手机我觉得他就已经赢了。诺基亚呢,两年前你能想象诺基亚会走到悬崖边吗?不管多么不可能,它就是发生了,苹果颠覆了整个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真的一心一意做一款好产品。

我们一直在向苹果学习,但这其实是需要时间的。

大家别忘了苹果是从30年前就开始做硬件的,而我们才刚开始。他们也是被人批了30几年才披荆斩棘走出来的。我们得悠着点,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希望小米不要被互联网的噪音所淹没